历史不忍细看| 他未必真是史上第一孝子,而他或许被冤枉了几千年( 三 )

其实 , 以钱君看来 , 此二人的是非对错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 之所以在史书 , 以及在后世文人作品中 , 被误解了几千年 , 怕是皆源于一下两点:

其一 , 《左传》的春秋笔法 。

以孝子之名定位 , 并且对其“纯孝”故事记载颇为详尽 。 而对其微瑕之处则简单的一笔带过 。 读者的焦点自然更多地落在其“纯孝”之处 。

其二 , 或许便是《左传》的立场问题了 。

后世之所以对曹操与刘备有今日评价 , 不正是基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的立场所导致?出身于士阶层的颖考叔 , 自然比出身于姬姓公族的公孙子都更得左氏好感了 。

史书上关于公孙子都其人有很清晰的记载 , 其原名公孙阏 , 郑国姬姓公族 , 郑国首位封国之君郑伯友的孙子 , 郑国当时的国君郑庄公的堂弟 。 同时 , 他还是唯一一个《诗经》上有记载的帅哥 , 连孟子都称:“至于子都 , 天下莫不知其姣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