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大淘汰:3年企业数量减少50%,前5企业市场占比80%( 二 )

虽然新能源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补贴的快速退坡,行业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行业的整合也正在加速。该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降到不足70家。而根据媒体此前报道,这一数据在2016年为150家,近三年内缩水超过一半。

协会认为,这是因为各个企业面临着补贴大幅度下滑、电池能量密度和车辆续航门槛下限提高、以及企业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压力的影响,导致市场进入快速洗牌阶段。整体而言,处于二三梯队的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多家企业已放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而转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市场。

协会预测,由于降本压力大,下半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当下动力电池企业短期内压缩成本的意愿十分强烈,正在通过向上游隔膜、电解液、负极、正极等环节压价来降低成本,以及通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增效”措施来尽可能弥补损失。

“这也意味着上下游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需要整个产业链协作配合共渡难关。”协会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外商投资限制已经开放,在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完全取消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全方位竞争,全球化竞争加剧。在协会看来,一方面企业要快速扩大规模,并通过产品性价比综合优势占领市场份额,但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合理的现金流,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