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市场井喷,但内容依旧为王?( 三 )

但据我观察 , 这种黏性来源 , 目前主要是依靠内容的丰富度——至少从我个人的使用状况来看 , 现在的智能音箱 , 更像是一个可以语音控制的智能外挂“内容播放器” 。

这也许意味着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相比于语音交互技术的“趋同” , 内容资源也许才是智能音箱的最大壁垒 , 而且不同于国外内容资源的相对开放 , 无论音频还是视频 , 中国市场的版权之争都更为惊心动魄 , 谁拥有“不受制于人”的内容越多 , 谁的壁垒也就越夯实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现阶段 , 有两点硬性约束 , 横亘在作为“中枢”的智能音箱面前 。

其一来自技术 。 或许是暗合了某种生物本能 , 人类(尤其是小孩)很容易把“会说话”的物体视作“无障碍沟通对象” , 加之在好莱坞的科幻洗礼下 , 在不少人的期待中 , 他们花一两百块购买的智能音箱 , 能立即委以“智能管家”重任 , 可以帮忙打理家里一切 , 还能在无聊时陪人聊天 。 这显然不切实际 , 实际上 , 目前语音交互技术尽管识别率很高 , 但只能完成模式化应对 , 一旦试图进行跨场景和跨任务对话 , 就会经常陷入尬聊 , 人与机器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交流”还有一段漫长之路——而这段路要远慢于智能音箱落地的速度 , 所以对巨头们来说 , 尤其在各家技术尚未拉开梯队差距时 , 当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管理用户预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