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隐私还有救吗?( 三 )

物联网侵犯了我们什么隐私?

最终,这些设备中的EULA可以使开发者们挖掘他们自己想要的数据。如果你将一台智能设备连接到你的网络上,请看流量,你会看到发往各个服务器的各种数据。如果有人买了三星的电视,当他们不小心将电视连上网后,电视上会出现各种广告或者菜单上会有类似广告。实际上,这设备并不是你买的,只是按照厂家的条款租用给你,并且这些条款对于用户还是很苛刻的。

即便生产商表面上很友好,但是应用软件制造商或者OS制造商或者其他影响该电视的组织并不友好。稍有不慎,点击错误,你的电视可能就变成了1984年的荧屏,并且点击的这一下可能会产生一个订单。在错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漏洞,再加上操作不当,这台设备可能就是别人的了。

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不要买这种设备,除非你有良好的网络安全基础,有可操控的设备以及足够的运气。即使精通这些的人也会浪费时间进行逆向工程,要么将设备放到黑名单中,要么放入流量可以承受的白名单中。这需要时间、精力还有网络情况支持。如果你暂停了他们的广告,有些设备就会停止运行。如果设备中嵌入广告,那么很少有设备会让你选择可以不要广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