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上 大师云集的岁月(五)( 八 )

于是,廖静文便来到华西坝,就读于金陵女大。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从徐悲鸿先生身边飞走了,但是,我却时时眺望我的旧巢,深深地依恋着他。”

那时,徐悲鸿准备在成都举行大型画展,住在朋友家中。廖静文住在管理严格的女生院,只有星期天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

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酿造着离别之苦,相思之美。多年之后,当廖静文回忆并书写《徐悲鸿一生》时,那甜蜜、温馨的星期天的感觉仍清晰地荡漾在心头:“这是多么美丽,多么轻盈、多么幸福的清晨啊!我走出校门,一路上,脚步轻盈、迅速,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快和兴奋,连初升的太阳也象在对我甜蜜地微笑……我像过去一样,为他研墨、铺纸、编写画展目录等等,忙碌了一整天。晚饭后,他步行送我回学校,这很像以前我们在晚饭后的散步,可以使他得到休息。而且一星期的别离,使我异常珍惜和他相聚的片刻。只有尝到离别的苦果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的心已无法从他那里收回了。这是夜色皎洁的夜晚,繁星也在夜空中快乐地低语。”肆成都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