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演好主旋律喜剧(创意空间)( 二 )

感人的故事,写不好就会落入俗套。我把撷取的素材讲给北京的朋友们听,有的人听了很感动,有的人却说好像在哪里听到过。长久以来,感人肺腑的故事已经被写了很多,大同小异的故事结构更是司空见惯。作为一名喜剧作家,必须另辟蹊径。

喜剧要让人笑,创作《托儿》的时候,我把它定位为讽刺喜剧;写《独生子当兵》,定位为性格喜剧,独生子的懒散、嘴硬、不负责任,表现起来,容易构思喜剧情境、设置笑点。而援疆干部那些感人的故事,你让观众怎么笑?

我想到用赞美喜剧表现他们。喜剧类型里有讽刺喜剧、荒诞喜剧、黑色幽默喜剧、风俗喜剧,唯独赞美喜剧稀少。少,是因为难。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第十二夜》,喜剧史把这些归结为抒情类喜剧,也即赞美类喜剧。但这些喜剧也设置了反面人物,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第十二夜》中的马伏里奥。我国古典喜剧中,关汉卿的《救风尘》、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也属赞美类喜剧,但这些戏里也都有反面人物,通过反面人物映衬作者要歌颂的人物。

写边疆干部火热的生活,没有反面人物,怎么结构戏剧矛盾冲突呢?能否将性格喜剧的元素放进来设置笑点?使用性格喜剧,必须更加熟悉生活。我又一次回到草原,住在牧民的毡房里。渐渐地,我找到了哈萨克牧民单纯又火热的性格。那拉提草原上,有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现象:人民调解员。这些调解员大都机智幽默,善于化解草场上、邻里间的各种矛盾,他们采用的办法,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他们调解的各种矛盾,其诙谐与机智,给了我很多启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