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受访者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应少一些隐瞒( 二 )

在北京工作的85后青年肖伟觉得,年轻人不用刻意向家人隐瞒自己生活中的难处。“父母是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有的时候即使你什么都不说,他们依然可以从你的状态中、打电话的语气中,感知到你情绪的变化。如果不跟父母说,可能他们会捕风捉影地乱猜”。

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报喜不报忧的影响,55.7%的受访者觉得这会导致自己承受太多,压力过大,45.8%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对方失去知情和参与的机会,41.7%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过度保护,39.6%的受访者认为会增加自己的孤独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分析,父母和孩子之间完全向对方隐瞒自己的难处,可能会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就父母对孩子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来说,如果在家庭遇到困难时,父母完全不给孩子参与其中的机会,孩子也许会感到内疚;如果亲人去世,隐瞒孩子,可能导致孩子因为没有送别逝者而心存遗憾;如果向孩子隐瞒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孩子日后了解到,也可能会为自己当时的某些不当行为而感到惭愧”。

95后韦珍(化名)在国外读书生活了7年,她回忆说,在国外,她经常会面临比较大的课业压力,尤其是在申请读研究生的学校时,她经常担心自己达不到要求,考试前会睡不好,担心成绩不理想,辜负了父母的期望。韦珍一般会选择自己默默消化这些坏情绪,给家人打电话时也不透露自己的学业压力,直到有一次一门专业课考试不理想,她给家里人打了电话。“以前我遇到困难,跟爸爸说时,他都会说没关系,要是觉得在国外生活得不好就回来。没想到这次他知道后,却对我说‘你已经很棒了,再坚持一下’。我瞬间觉得充满信心和力量。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父母是可以在我迷茫无助时给我力量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