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对话|军事专家宋晓军:中国军工的崛起之路( 五 )

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原来洛克希德是一个公司,马丁是一个公司,洛克希德把火箭公司马丁收购后,它的巨头身份作用就开始显现。可以看到两点:第一点是是政治影响力,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旋转门,比如前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他当兵41年,有23万美元的退休金,原来还是通用动力的董事,他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股东,拿着大量的股票和期权,虽然当了国防部长会辞去这个工作,但是这样的官员非常多。特朗普为此还专门出过一个规定,说不能让退休将军去到军工企业工作,或者需要有个年限。第二点是美国的股票市场的整个的资本的规模远远比中国大,大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的家庭资产有24%都在股市里边,它是靠 股市的增值,去维护家庭财产的增值,但那中国只有4%的占比。

美国军工行业的模式,是创造需求,比如制造威胁论,但我们中国认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强调和平,我们既有红线,也有通道。所以在未来的军工市场证券化方面,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不会去完全复制美国。 我们有些投资机构手里有资金,但是等不了军工投资的长周期,对国家军民融合的政策、对国势大发展的测算是不懂的,包括对2050年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的路径过程是不熟悉的。所以想要进入军工领域投资,必须有一个很静很细的心态,沉得住气,而不是急着套现套利,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思考过程,不能像五子棋那样像速战速决,而要当成围棋好好思考斟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