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会什么样?科幻作家一起开“脑洞”( 四 )

姬少亭提醒读者注意,收入《未来人不存在》里的小说部分科幻作者获得的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克拉克奖、迪克奖、英国科幻协会奖、银河奖、华语星云奖,“加起来共有88个。”

除了用故事表达科幻,聆听各路专家对于“未来人”的思索,同样有意思。在《未来人不存在》的“圆桌对谈”版块,邀请了8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分享他们各自的“脑洞”。这些专家既有刘慈欣这样的科幻文学大家,也有来自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科技理论上的大咖高手。

关于人类“未来的样子”,每个领域的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生物学家认为灭绝将近;IT工程师觉得数字即归宿;社会学家说,我们将在数字化娱乐里麻痹自己;历史学家说,人类正在成为奴隶;电影里,我们长着巨型大脑,血肉中露出钢铁,或者褪回婴童,永远漂浮在星海里,不再做人;而科幻作家提出了噎死所有人的问题:我们还有未来吗?

当刘慈欣面对“如果没有限制,你想活多久?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朴素而智慧:“永远活着,变成每个时代的普通人。”那么,“你想问未来的人一个什么问题?”“我写的科幻小说还有人看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