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湾哨卡见证“钢铁战士”(来自一线的报告)( 三 )

建连初期,官兵们靠着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每天吃压缩干粮,喝70多摄氏度就沸腾的雪水,硬是在“生命禁区”站住了脚,牢牢地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从那时起,一代代神仙湾人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青春甚至生命,谱写着一曲曲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赞歌。

后排的两座墓引起了采访人员的注意,墓主人分别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正团职干事李战胜和河尾滩边防连班长叶尔登巴依尔·红尔,两人在2016年因公牺牲。

边防连指导员李士福介绍,叶尔登巴依尔是连队一名非常优秀的蒙古族班长,军事素质好,乐于助人。3年前,叶尔登巴依尔巡逻归来突发脑水肿和心肌炎,送下山后抢救无效,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雪域之巅。

“和平年代被高原夺去生命的,远不止叶尔登巴依尔一个。”李士福说,在这里,轻微的疾病就有可能夺去生命。70年来,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新疆军区部队将康西瓦烈士陵园作为开展主题教育,激发戍边斗志的精神富矿、红色课堂。每年新兵下连、老兵复员和毕业学员报到,驻地部队都要组织他们前来祭奠英烈,在回顾战斗历史中感悟使命担当。途经这里的官兵,不论职务多高公务多忙,都会自觉前来向烈士表达敬意。康西瓦烈士陵园,已成为矗立在官兵心中的精神高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