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私募又迎重磅利好:可申请公募业务!( 二 )

基金业协会表示,为积极稳妥推进私募基金领域的对外开放,在证监会的指导下,协会推出了具体配套政策,一是明确外资私募实际控制人可以是受境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二是明确外资私募基金投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标准;三是为外资私募的外籍高管和投资经理开设英文从业资格考试;四是放开外资私募产品参与“港股通”交易的限制。上述举措为外资私募管理人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商事环境,也向国际市场传递了我国基金行业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号。

通过以上政策,桥水等更多优秀海外基金公司和海外专业人才进入中国,为广大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专业产品与服务,推动我国基金行业实现充分发展和普惠使命。未来,协会将积极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欢迎外资私募管理人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华展业范围,申请开展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协会将积极做好相关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发现,2016年6月30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正式发布,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并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基金业协会负责开展对外资私募机构的登记工作。政策自发布以来即成为海外市场的关注热点,2017年年初,富达国际成为首家获得由基金业协会颁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外资资产管理公司(PFM WOFE),可率先在中国开展私募基金业务。此后又有不少国际资管巨头陆续成立PFM WOFE并发行了私募产品,富达、贝莱德、瑞银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积极在华设立外资私募管理机构。对于这些国际资管巨头来说,最终的目标是公募这块大蛋糕。21家外资私募已发46只产品规模达54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