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187纳秒,见证纠缠态奇迹!( 三 )


论文的其中两位共同第一作者宋超(左)和许凯在量子计算实验平台边 。

多比特量子纠缠态的实验制备是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控制能力的关键标志 , 国际竞争尤为激烈 。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器件设计与制备、实验测控及数据处理 , 由中国学者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将纠缠的比特数目推进到20 。

20比特量子芯片示意图摇篮中的量子计算机蕴藏惊人伟力

关于量子计算机的梦想始于上世纪80年代 。 1982年 ,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提出设想:既然自然的本质是量子的 , 我们能否造出一台遵循量子规律的计算机 , 去更好地认识量子世界?人们意识到 , 量子计算机的技术一旦成熟 , 它的运算能力将远远超越经典计算机 。

计算机使用“0”和“1”进行信息存储与处理 。 在经典计算机里 , 一个比特就如一个普通开关 , 或0或1 。 量子计算机则完全不同 , 由于量子纠缠与叠加 , 一个“量子开关”可以同时代表0和1 , 我们称之为量子比特 。 想象一下 , 一枚摆在桌上静止的硬币 , 你只能看到它的正面或背面;当你把它快速旋转起来 , 你看到的既是正面 , 又是背面 。 于是 , 一台量子计算机就像许多硬币同时翩翩起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