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毁掉了谁?流量明星时代,在大屏幕上真的不行了吗?( 七 )

因此 , 电影市场中充满了粗制滥造的电影 , 尽管观影体验差劲 , 但投资方总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 流量明星们也乐此不疲地与各路导演合作 , 不顾题材、不顾自身能力 , 卯足了劲往电影圈挤——这也是强如冯小刚 , 也要拉上吴亦凡;周星驰+徐克+西游三大IP , 也要榜上吴亦凡+林更新的原因 。

一位在电影宣发公司任职的业内人士透露: “前几年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拼命网娱乐圈挤 , 但一不会看剧本 , 二不懂娱乐圈的水究竟有多深 , 硬生生用钱砸出了一个流量时代 。 ”

这些企业不懂的潜规则是 , 流量明星的核心 , 是卖人设而不是卖作品——粉丝打榜、造势、做数据的能力超强 , 但结果就是动辄上千万、上亿的流量值 , 真正能转化为票房的是少之又少 。 市场反映并不是简单刷刷流量、打下榜就能够实现的 。

更重要的 , 流量明星早已不是什么褒义词 , 在流量明星一次次毫无底线的炒作与营销中 , 观众们也早已心累了 , 对流量明星有了难以扭转的抗拒和反感 , 并且用实际行动去表达自己的方案——这一点 , 无论是鹿晗 , 还是吴亦凡 , 或者最近与周杰伦争夺超话榜的蔡徐坤 , 应该都有很深的感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