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与LP“开撕” 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二 )

然而很多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并不能客观地提供理财服务,反而当起了“掮客”,靠抽取私募产品的佣金获利。这就导致,一些理财顾问为了拿到更多的提成,不惜以次充好兜售劣质资产,一旦产品退出遇阻,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就成了投资人的“财富绞肉机”。

“一边是LP冒着赔本的风险,一边是第三方财富机构赚得盆满钵满。随着矛盾的激化,GP和LP的矛盾会两年内,也就是2020年和2021年爆发,今年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夜’。”前述人士称。

暴风雨前夜

实际上,GP和LP的矛盾已是暗潮涌动。

暗礁最先撞上身处风口的暴风集团,进入2019年以来,暴风集团的投资标的屡陷高投入零回报的怪圈,巨额索赔和法律纠纷缠身。

先是暴风与光大资本的52亿MPS收购案付之一炬,15位合伙人的钱打了水漂,直接引发一串“连环诉讼”,光大资本(LP)诉暴风集团(GP),招商银行(LP)诉光大资本,亿万资金豪赌的海外并购牌局一地鸡毛。

2019年5月8日,上海浸鑫、光大浸辉以暴风公司和冯鑫未能履行约定为由,请求法院判令暴风集团向其支付因不履行股权回购义务而导致的部分损失6.88亿元,及该损失的迟延支付利息6330.66万元,合计约7.51亿元。6月1日,招商银行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光大资本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