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江湖,快闪荣耀( 二 )

http://

去年金庸先生仙逝 , 引起了全世界华人的追思哀鸣 。 在追忆过程中 , 除了那些光彩夺目的武侠形象和精彩绝伦的恩怨情仇之外 , 人们再次提起了《武林外传》里面的那个经典问题:

“什么是江湖?”

我曾在《在北大中文系读懂金庸》一文中尝试做过阐释:

江湖的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不能有政权专制和宗教专制 , 它是以传统文化为共同价值观和维系纽带的人际关系与人群关系 , 是传统文化的巨型“贮存器” , 鹰飞鱼跃 , 万类霜天 。 江湖既不是“正规军” , 也不是“黑社会” , 它的核心要义是“不通过组织把事儿给办了” 。

然而 , 江湖与庙堂并非对立的关系 , 而是互补的关系 , 有时斗争 , 有时合作 。 中国人尊敬庙堂 , 但不完全寄希望于庙堂 。 当庙堂体制逐渐僵化 , 庙堂精英逐渐腐败 , 甚至导致外敌入侵、民族危难 , 新的秩序就会从江湖的广袤文化土壤中重新孕育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