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把智能门锁、32把被破解 你家真的安全吗?

指纹识别技术的落地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颠覆性的创新之一。

安全、精准、快速,这是指纹识别邂逅智能门锁、智能手机之后得到的极大褒奖;但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从来都是辩证的,它给世界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昨天,一则关于智能指纹锁惨遭“破解”的微博热搜持续升温。

38把智能门锁、32把被破解 你家真的安全吗?

据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联合公布的网售智能门锁测试结果显示:在测试的38把样品中,6把样品极低温环境下无法解锁;8把样品电磁兼容试验存在异常反应;24把样品的IC卡钥匙可被破解复制;30把样品可靠性差;32把样品可用制作的假指纹解锁。

此前不久,一段用‘橘子皮’解锁手机指纹识别的视频也在网上疯传。在搭载有指纹验证功能的智能手机上贴上一层透明胶带,就可以成功‘破解’该手机的解锁功能。

对于被频频破解的指纹产品,某业内人士解释,半导体传感器获取指纹纹路信息靠的是指纹谷脊部分的电压差,也可以理解为将指纹当做了一个导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