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盟之杖 鱼纹立鸡首九节铜杖( 三 )

为了找出答案,考古人员对九节铜杖进行了科学验证,分析其表面的主要成分。

各项实验结果显示,九节铜杖是使用铅锡青铜铸造成型的,我们所看到的外表的银白色,则是古人使用热镀锡技术装饰的原因。

到了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古人的人工镀锡工艺。历史上出土的文物中,早已有了人工镀锡技术的痕迹。例如云南晋宁出土的青铜小斧、吴越地区出土的铜剑、峡江地区出土的巴蜀兵器等等。但在盐源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镀锡技术的文物,九节铜杖乃是第一件,它也因此成为凉山州博物馆藏品中的又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锡的熔点为232摄氏度,达到这个温度,对于古人来说并不难,锡融化后,工匠再用擦镀、浸镀、浇镀的方法,给青铜表面镀锡。

战国至西汉年间,盐源盆地的笮人能工巧匠颇多,有专家推测,九节铜杖便是出自笮人之手。那么,镀锡技术是笮人创新出来还是外来传播的技术呢?

凉山州博物馆馆长唐亮表示,无论从镀锡层厚度、镀锡温度等方面比较,盐源青铜文化的这种热镀锡技术都更接近滇文化对一些青铜器表面的热镀锡处理技术,因此推测“笮都”和“滇”的镀锡工艺有相同的源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