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抖音火到央视:让皮影在年轻人间“破圈”,这个戏团不简单( 六 )

皮影戏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此前,皮影戏曾面临鲜有人传承的状态,“皮影戏需要长时间地锻炼手法,学习唱腔、民乐和打击乐,而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有些格格不入,他们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静不下心来从事这种传统的艺术”,王熙表示,抖音短视频的出现,改变了非遗文化的传播状态。

得益于抖音的低制作门槛,传播范围广,一个十几秒的视频,就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呈现出来,并迅速传播到网友眼前。它让每个工作繁忙的人,在工作间隙都能多看一眼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们对抗遗忘、对抗遗失的最有效手段。这正是抖音发起非遗项目的最初想法。

今年4月,抖音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

现在,在抖音上可以看到油纸伞、建盏、蜀绣、榫卯、绒花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今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覆盖率超过了88%。这1214项国家级非遗内容,在抖音共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目前,抖音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