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 C 的繁琐,崛起的 Python 正在蚕食编程语言界!( 五 )

“我并不清楚我是不是真的相信创建这样一门编程语言可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我只是很喜欢亲手创建一个大项目的想法,展示我想展示的代码,按照我想要的方式设计。我很享受编程的乐趣。”他说。

尽管仅凭个人的力量创建一门编程语言的想法听起来很不寻常,但当时的 Van Rossum 生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在开发工具给当时的开发人员造成的重重挫败感的刺激下,各大主流编程语言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拉里·沃尔(Larry Wall)曾说,他创建 Perl 语言的动力就来自通过编程解决问题的难度过大,以及自身的“懒惰、急躁和狂妄自大”。还有,John Ousterhout 坚持不懈地寻找更好的语言来创建构建集成电路的交互式工具,最后他设计出了 Tcl。

在短短三个月内,Van Rossum 就创建了 Python 这种解释语言的工作原型,他说这个原型缺少现代功能,但仍不失为一种现代的编程语言。

“如今的Python有很多重要的抽象,当时没有,但语言本身看起来还是差不多。”他说。

“当时,我只做了解释器和编程语言的基本组件。一些简单的能在第一个Python解释器上运行的程序在如今的Python上仍然有效。”他说,并补充说函数的定义方式相同,缩进也相同,字典和元组也是用相同的语法创建的,而且还有一个熟悉的交互式提示符,你可以在上面键入Python代码并立即执行计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