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考拉若卖掉,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七 )

夸克前两年曾经认真分析过洋码头,它的机制,除了当初活跃的买手制、跨境直邮,更有整个体系、结构化的竞争力,尤其是背后的跨境物流体系贝海国际,发挥了关键作用。最近一年多,入口与产品体验、社区化机制等等比过去提升很多,千人千面风格明显。不过除了入口服务,对它的整体运营有些陌生。

突然想起2017年初跟他交流时,他提到的跨境电商“中场”、“下半场”逻辑。那是他对王兴“互联网下半场”的辨析。那时他的言论还算活跃。

当时,他说,跨境电商还没进入“下半场”。2013年9月自贸区开通,催生了保税进口业务,行业风动,到2016年,在他看来,整个属于政策驱动的行业“上半场”,这周期有三个特征,即供应链重、巨头垄断、消费者认知。

2016年上半年,随着税改调整、正面清单公布,行业才开始进入“中场”,进入“练内功”的阶段。洋码头主要是整合供应链,强化多样化的类目交易,激活上游参与群体、提升效率等。

当时他说这个“中场”周期大约3年左右,然后 行业会进入“下半场”,也是一种消费红利周期。此前的上半场对应政策红利,中场对应效率支撑。我记得他说,“中场”是一个“艰难时刻”,但必须坚持下去,看到未来与希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