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富民 书写新篇( 八 )

1970年春,127团工作组到河西大队帮助工作。了解情况后,工作组把建桥的意见向团党委提出,很快得到了批准。桥建好后,被命名为“团结桥”。此后,1975年、 1982年、1993年、2004年,127团多次对“团结桥”进行了维修、重建。

2012 年4 月,奎屯河上游团结渠因山洪水毁导致10 公里的渠道无法引水。七师奎管处紧急组织干部职工400 余人和20 余台大型机械,展开抢修水毁工程大会战。5 月20日,一条引水临时大渠贯通,保证了沿线农民灌溉用水。

多年来,七师奎管处先后有79 名干部职工在奎屯河抗洪抢险、破冰引水中献出了宝贵生命,英魂长眠奎屯河畔,他们当中最大的58 岁,最小的只有18 岁。

2000年以来,七师投资实施奎屯河防洪生态工程,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降低了灌区地下水位,减轻了土壤次生盐渍化。流域整体生态越来越好,动植物增加明显。

2016年,七师一二五团和毗邻的乌苏市车排子镇、甘家湖牧场等乡镇,共同建设“兵地融合万亩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内,对原来村里“零、碎、散”的小田块实施土地条田整合,改造农田滴灌设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部建成大条田、大林网,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成本按土地面积分摊,经营利润按土地面积分配,周边农户每亩地每年增收300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