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些创业“独角兽”的倒悬之危( 六 )

由此可以看出,Quikr的增长是基于收购的,因为19.97亿卢比的收入肯定不足以支付20.931亿卢比的员工工资支出,更别提公司的总体支出了。除此之外,该公司也未能获得股票融资来弥补亏损。在2016年之后,该公司进一步利用公司杠杆,依靠债务投资生存。

由于某种原因,外界没有得到Quikr涉及法律诉讼的消息,但该公司的损益表仍然显示,其在法律方面的费用支出从2017财年的5090万卢比翻了一番,达到1.087亿卢比。根据Kinnevik AB(该公司的投资者之一)的计算,该公司的估值在2017年12月降至8.85亿美元才有意义。

不过,该公司的估值在下一份季度的报告中恢复到了10亿美元以上。鉴于2018财年的这种财务表现,投资者如何能将估值恢复到10亿美元以上令人十分惊讶。这些预测声明加在一起造就了如此高的估值,无视金融审慎的重要性,并引发了对这些报告公正性的质疑。

虽然国外在线分类行业巨头OLX在印度的业务仅限于在网上销售或租赁家电、房屋、汽车等,而Quikr却在家庭服务、就业、分类广告、金融服务、教育、B2B供应商分类等领域展开了业务。后者甚至开始在位于泰伦加纳邦和卡纳塔克邦的线下商店——QuikrBazaar推出了一些产品,以便消费者在购买前能得到良好的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