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美元市值缩减6成,微博“内忧外患”,现终于对粉丝下手了( 七 )

对比上市前的那次长达一年的增长下滑,彼时微博业务收入的构成结构并不明朗,甚至当时有言论说,“微博用户的发展总量接近饱和”。微博从一片质疑声中最终突围并且上市,离不开阿里的助力,也拓展了商业变现的路径。

而今,互联网人口红利不再,增量池被多家分食,微博必须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破圈方法。

如何破局:掘金“私域流量”

这无疑是微博上市五年来最大一次考验,整个互联网圈层都在期待微博如何新生。微博超级红人节上,CEO王高飞给出了答案——稳定增长,稳定变现,加强内容管理,强调私域流量的重要性,改善微博的流量体系与分配机制。

简而言之,在外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要保住营收,就要向内挖掘,寻找可挖掘的、能变现的最大空间。在此之前,微博曾采用下沉市场策略,但收效甚微。

而今的方法是,转而向当下正火热的私域流量寻求出路。私域流量,用吴晓波的定义,是指“商户能够随时触达,进行直接沟通与管理的流量”,对于“私域流量”的好处,华映资本投资总监刘天杰认为,“可以快速建立品牌壁垒和忠诚度,可以达成高转化、高粘性、高复购的直接销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