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 7 3700X与Core i9-9900K同频测试:英特尔要成追随者了?( 七 )

Zen架构核心图

锐龙处理器内部都有两个CCX单元 , 这是Zen架构的最小CPU Complex(CCX) , 内有四个x86核心 , 每个核心都有独立的L1与L2缓存 , 共享8MB L3缓存 , 每个核心都可以选择性的附加SMT超线程 , CCX内部的核心是可以单独关闭的 , CCX之间使用高速Infinity Fabric进行通信 , 这种模块化设计允许AMD根据需求扩展核心、线程和缓存数量 , 针对消费客户 , 服务器和HPC市场推出不同的产品 。

2018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Zen+架构其实只是小修小改 , 采用从14nm工艺改良而来的12nm工艺 , 频率明显比上代更高了 , 功耗也有所降低 , 内存和缓存的延迟也有所 降低 , 使得IPC有少量提升了3% , 第二代精准频率提升技术和XFR2的引入允许更多线程同时提升到更高的频率 , 不同线程的负载可以把频率提升到不同水平 , 不像第一代那样一刀切只能提升两个线程 。

而今年的Zen 2架构改动就大了 , 最大的变化就是CPU从单个核心变成了MCM多芯片封装 , 它由1到2个CCD核心和1个I/O核心所组成 , 把原来整合在CPU里面的内存/PCI-E/USB/SATA控制器等又独立出去了 , 这样的设计更为灵活让AMD可以拿出16核的AM4处理器 , 而且可以用最新的7nm工艺生产CCD核心 , 而对性能没那么敏感的I/O核心则使用原来的12nm工艺 , 对降低成本和提高良品率都有一定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