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中期净利增幅近六成 引领光伏行业复苏的背后( 六 )

“新的产能技术水平都能逐步达到单晶占比在70%~90%。”严虎表示,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实际产量可做到设计产能的140%左右,单晶用料占比将陆续在2019年三、四季度达到80%-85%的高效水平,加速进口替代进程,进一步缓解国内单晶用料供应不足的局面。

截至报告期末,通威股份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分别位于乐山和包头两地;太阳能电池产能12GW,分别布局在合肥和成都两地,另有在建高效单晶电池产能8GW,预计在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相继建成投产,届时通威股份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0GW;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其在太阳能电池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通威股份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其竞争优势也在进一步突显。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通威股份已四次主动调低电池片售价。根据其最新发布的8月电池片定价,单晶PERC和多晶、铸锭单晶电池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156.75mm尺寸的单晶PERC电池跌至1元/W,较上月下降13.8%;铸锭单晶PERC电池跌至0.95元/W,较上月下降12.8%。

不过,产销量增长的同时,也给通威股份带来了应收票据及账款上升的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