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安基金净利润下滑63% 曾踩雷违约债券 规模上演“过山车”( 六 )

显然,诺安基金在转向固收类产品后,却因踩雷违约债券,导致上述提及的诺安聚利A和诺安聚利C规模跌破清盘线。

诺安基金货币型基金的资产规模亦高歌猛进,从2012年年底的23亿元,增长至2018年年底的648.07亿元,其在2016年年底曾遭遇骤减,同比下跌22.2%。

不难看出,诺安基金在其发展道路上,管理规模不时上演“过山车”。北京另一基金行业从业者告诉《华夏时报》采访人员,一般业绩出现过山车的情况可能是碰上了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业绩规模上升之后,遭遇市场剧烈波动。如果投研再不到位,会出现业绩大幅缩水的情况。

巧合的是,这些业绩转变的关键节点,2007年和2012年,也曾是诺安基金股东方变动的年份。

成立之初,诺安基金的三大股东方分别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外贸信托”)、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新纪元”)和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学城建设”)。

天眼查显示,2007年7月,诺安基金迎来第一次股权变更,变更后,中国新纪元将其持有的40%的股权转让给深圳市捷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捷隆”)。2012年2月,科学城建设将20%的股份转让至大恒科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