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不力 监管失职 福建漳浦矿山非法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二 )

漳州市及漳浦县整改方案提出,严厉打击无证非法采矿行为,落实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制度,深化建筑饰面石材行业专项整治,2018年6月底前消灭“牛奶溪”。

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群众多次投诉漳浦县非法采矿及石材加工行业污染问题。现场督察发现,群众反映情况属实,漳浦县整改不力,监管失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通报表示,该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非法开采活动猖獗。督察发现,2014年以来,漳浦县意发石材有限公司在赤岭乡蔡坑矿区长期非法开采,造成大面积山体、植被破坏,下游蔡坑水库沦为“牛奶湖”。经漳浦县初步调查,破坏商品林达到201亩,越界开采矿产品评估价值约8200万元。2015年以来,漳浦县长桥镇东方场三层岭采石有限公司长期盗采临近山体,为了逃避卫星监控,用绿网遮挡开采区域及临时工棚。

经督察组进一步调查发现,漳浦县现有持证饰面石材矿山15家,其中14家越界非法开采。2015年至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共向福建省下发450个疑似违法矿产图斑,经各地核查,实际违法图斑共计284个,其中漳浦县31个,占全省违法图斑总数的10.9%,大部分属于无证开采。2018年10月,原漳浦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福建省闽东南地质大队对183个疑似废弃矿山图斑进行调查核实,发现违法开采矿山98个,破坏面积达9656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