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再获90天临时牌照 华为如何走出"毒圈"?( 五 )

目前在智能手机上,华为已全面采用麒麟芯片,能够保证手机业务上不惧怕“断奶”的风险。从性能上看,海思芯片的实力也向三星、高通靠近,2018年8月华为发布采用7纳米工艺的麒麟980芯片,性能不亚于半年后高通发布的骁龙855。

但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每年仍大量进口芯片,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进口替代。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报告显示,华为是去年全球第三大芯片买方,总支出达211.3亿美元,同比增长45%,仅次于三星电子和苹果。

除了芯片,华为还发布自研操作系统“鸿蒙”。距离“实体清单”生效还有10天时间,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公布鸿蒙系统,以防范安卓系统停供的风险。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实际上鸿蒙系统原定于明年春季发布,但美国的制裁和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鸿蒙发布的进程。

作为国内又一次自研操作系统试水,鸿蒙被华为和国内的开发者高度重视,它不仅是为了预防安卓停止服务,更重要的是华为希望借此争夺物联网时代的高点——鸿蒙系统拥有分布式OS架构、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等新特性,让开发者实现一端开发、多端部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