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互联网电视七年之痒:乐视暴风玩死自己,小米剩者为王( 八 )

以面板为例,据了解,面板厂一般的策略是谁的量大就会优先供应谁,小玩家难以优先拿到足额的面板供应,在这一点上已经在互联网电视领域耕耘多年的乐视、小米则相对轻松。

而在内容层面,依托视频网站起家的 PPTV 与暴风在内容储备上甚至还不如乐视,定制 App 的粗糙方案也早已被证明效果并不理想。

在经过了2年的野蛮生长后,2017年互联网电视开始走向第一个低谷。随着产品差异化的逐渐减少,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大多数互联网电视厂商能想到的,就只有比拼性价比这一条路,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打价格战。

其中的代表性事件当属2017年双十一前夕,PPTV宣布全线产品降价特惠,并由此带动整个互联网电视行业进入“421时代”,即65吋降到4000元以下,55吋降到2000元以下,32吋降到1000元以下。

据统计,2017年互联网电视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10%左右,比2016年中的20%的市场份额下降近半。持续的价格战并没有提升互联网电视的市场份额,反而为一众互联网电视玩家带来了新问题。

互联网电视本身利润就不高,持续价格战的结果便是卖一台亏一台,不断陷入亏损的泥淖,即便是当时稳居行业第一的乐视,也摆脱不了这一宿命,而乐视的困扰显然还不止于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