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巨头打响尺寸战争,硅片真的越大越好吗?( 二 )

作为光伏组件生产的上游环节,硅片在组件成本构成中占比30%-40%。一般而言,硅片尺寸的升级会增大产品受光面积,提高功率,降低每瓦制造成本,但同时也会增加一定重量。

近年来,大尺寸硅片已成主流趋势,太阳能级硅片尺寸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81-2012年(100-125mm)、2013-2017年(156mm的M0尺寸-156.75mm的M1尺寸-156.75mm的M2尺寸)、以及现阶段的158.75mm的G1尺寸或166mm的M6。

今年8月初,隆基股份在陕西召开“166时代”研讨会,期望为其主推的M6尺寸硅片造势。

隆基股份旗下隆基乐叶董事长助理王英歌对界面新闻采访人员表示,公司计划开始改造现有的电池片、组件产线,争取在明年底前,基本改造成适用于M6尺寸的产线,新建产线则直接采用该尺寸。

作为全球单晶市占率第一的光伏制造巨头,隆基股份目前采用M6单晶硅片的Hi-MO 4组件,在全球的意向订单已超过2GW。

单晶硅片第一、第二霸主先后力推大尺寸硅片产品,代表着硅片企业之间的尺寸战争已经打响,但到底哪一种尺寸能够从角逐中胜出,还需市场检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