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钨都”大余县委书记:希望启动钨战略收储和价格保护机制( 三 )

针对曾经矿业企业散乱分布问题,依托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推动全县首位产业企业退城进园,使单打独斗的企业转变成以产业链关联为纽带的产业集群。

曹爱珍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目前,大余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企业达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4家。今年1-7月,这一产业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指标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中占比均超过80%,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2016年、2017年,大余县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为1.57%和1.85%,在赣州市分别位列第二名、第一名。

大余县还培育了东宏锡业、日荣钨业等16个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每年消化矿物废渣逾10万吨,从中回收钨、锡、钼等各类资源5000多吨。实现了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3年来,大余县财政投入2.8亿元、企业投入4.5亿元用于工业环保。

专访“世界钨都”大余县委书记:希望启动钨战略收储和价格保护机制

“生态环境越好,资金、项目、人气等生产要素就越容易集聚过来,高质量发展步伐就越是迅猛。”曹爱珍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从大余的实践来看,绿色矿山建设、钨渣危废处置、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林下经济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各种成功发展实践证明,“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个等式是成立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