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到底是做对了什么?( 二 )

8月12日至14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宁夏彭阳县举行 “巩固脱贫成果,深化对口帮扶”系列活动。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持之以恒抓好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彭阳县委书记赵晓东介绍,全县实施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实行“有土”和“离土”相结合的扶持机制路径。

其中,占全县建档立卡户89.9%的“有土”产业中,彭阳县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整合资金扶持贫困群众发展“5·30”(5头牛或30只羊)肉牛羊及其倍增、“鸡菜花”、“林药蜂”等多元化致富产业。

这个贫困县摘掉“贫困帽”,到底是做对了什么?

彭阳县古城镇任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牛村”,这里家家种草、户户养牛。“牛村”有个“大个子”,叫杨存军。

杨存军早年开始养牛,养得风生水起。随后,他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带动村民养牛致富。几年下来,“大个子”带领村上32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贫困户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全村种植饲草9200亩,肉牛饲养接近4000头,肉牛养殖年创收2000万元以上,占全村养殖户收入的70%以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