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的新零售转型困局(11)

尽管近三年来,宜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速放缓,2018年甚至跌破10%。但亿欧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宜家依然以75.4分雄踞“2018年中国大型家居卖场顾客满意度指数”榜首,红星美凯龙得分则低于行业均值。

第二,红星美凯龙能否放弃对收租金模式的依赖,进行真正的精细化运营。尽管近几年的营收收入、利润增长数据超出预期,但业绩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门店数量扩张、租金上涨等,并非门店经营效率、坪效的提升。

同时,线下渠道扩张导致的高负债率也成为其经营的隐忧。与阿里的合作,必将在对接新业态如盒马鲜生,应用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对红星美凯龙有所助力,但要真正解决C端用户痛点,还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不断的探索。

其三,能否真正弥补线上渠道的短板,再造一个量级甚至超过线下渠道的线上红星美凯龙。由于部分消费者形成了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消费习惯,红星美凯龙的线下渠道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其他线上渠道的体验场所。

可以对比以家电大卖场起家的苏宁,2018年商品销售规模达3367.57亿元,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达2083.54亿元,占比达61.9%,将昔日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线上苏宁反超线下苏宁的背后,是其自2009年以来的线上渠道探索与突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