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促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企业可举报银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二 )

简单而言,过去央行一直有一个贷款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喜欢参照这个基准来执行,弊端就是不够市场化,未来央行规定由18家市场上有代表性的银行来报价形成一个利率,并将促进这个利率成为市场其它银行贷款利率的“锚”,这样无疑能更好反应市场真实的情况。

据介绍,新的LPR由各报价行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30分公布,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与原有的LPR形成机制相比,新的LPR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一是报价方式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原有的LPR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市场化程度不高,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市场化、灵活性特征将更加明显。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