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个月被套现180亿 "药界华为"药明康德扛得住吗?( 七 )

同时,其整体营收也在增加,从2016-2018年,增速分别为25.24%、26.96%和23.80%。从营收增速来看,药明康德的市占率在稳步提升。

这种上涨让药明康德的业绩增长有了可靠保证,但是药明康德私有化之后,将其更被市场看好的主营业务CRO单独分拆上市,即如今的药明生物。这样的操作背后,显出实控人的资本运作野心,而这种在业务之外的资本运作或将是药明康德未来的风险所在。

药明康德以A+H的方式两地上市后,账上有大量现金,但是公司主业发展可能未必需要这么多现金。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药明康德股利的支付率是30.02%,那么剩余的大量现金怎么办?很可能会进行并购。而一旦并购,就面临在拓展主业和激进扩张之间的选择。

其实以CRO业务起家的药明康德,近几年曾通过多起并购,进军CMO/CDMO环节、创新药、生物制剂、基因检测等领域,包括以6500万美元收购基因和生物分析公司NextCODE、收购美国临床研究机构ResearchPoint Global等。

并购带来了高额商誉。截至2017年末,药明康德的商誉已近10亿元。所以在其私有化回A时,有人戏称药明康德是载“誉”而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