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一号民营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商业航天离Space X还有多远?( 六 )

实际上,国内商业航天从2015年开始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市场参与者的逐渐增多,商业航天包括商业发射、商业卫星和商业测控三个大的领域,千乘探索以商业卫星为切入点。

目前,国内商业卫星的创业多是立方星,其成本较低,在轨寿命短;而千乘探索聚焦在百公斤级别的业务星领域,其定位为私营卫星研发及应用服务商,主营业务为卫星多源遥感数据和通信数据的融合应用业务。

苗建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可见光遥感卫星、光谱遥感卫星、红外遥感卫星……功能不同,研发周期不同,价格预估的精准性也就难一些,大概一颗卫星成本在数千万元,当然也可以做几百万、一千多万的卫星,但数据质量不算好。

此外,涉及商业卫星推广市场重要的价格掣肘因素有——研发费、制造费、火箭发射费、卫星测控费。“像制造费无法压低,但是把系统方案做便宜些,也可以稍微控制。”苗建全解释。

运载火箭是太空中的货车

总的来说,民营企业发射卫星有三步:第一,卫星的设计与制造;第二,签订发射协议、协调卫星发射场,并办理卫星发射手续,包括申请无线电频段和卫星轨道报备等;第三,卫星发射后,建立或租用地面测控运控站进行卫星运营与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