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文力挺一件事,流量巨头们高兴坏了( 三 )

互联网巨头涉猎保险并不鲜见

近年来 , 为利用自身流量优势谋求资源再开发 , 互联网巨头涉猎保险行业并不鲜见 。 流量巨头BATJ以及滴滴、唯品会、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 , 为了获得保险代理资格 , 不惜花费巨资 , 或通过参股保险公司进军保险业 , 或通过收购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牌照来获得保险销售资格 。

2018年11月 , 京东宣布获银保监会批准 , 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获准更名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公司 , 这也是继阿里、腾讯后第三家互联网巨头拿到保险牌照 。

同年2月 , 美团点评实际控制的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获得保险中介机构牌照 。 除此之外 , 百度、滴滴、今日头条、小米、唯品会、东方财富、同花顺等亦获得保险业务相关牌照 。 滴滴的全资子公司控股的中安风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的资格 , 正式拿到保险代理牌照 。

不过 , 从现实情况来看 , 互联网保险平台们的“两极分化” , 却比预期来得更早 。 一方面 ,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渠道销量居高 , 业务开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 , 部分互联网保险平台推进则较为缓慢 。 今年初 , 美团保险商城的悄然“消失” , 与今日头条保险产品的突然下线均引发业内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