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今夏火了 音乐“鄙视链”真的存在吗?( 三 )

摇滚乐迷担心饭圈文化入侵,音乐的“鄙视链”是真的存在吗?

很多资深乐队对一般意义上评委点评制的选秀性“综艺”有天然的排斥,在节目中张亚东曾感慨“乐队,你知道他们多难伺候吗”,其实摇滚乐本身就是个性极强的文化圈层,“乐夏”节目火了,也不止一次触及了“音乐鄙视链”的问题——就像看剧有“鄙视链”一样,据说听音乐也存在着所谓“鄙视链”:大致就是古典看不起爵士,爵士看不起电音,电音看不起摇滚,摇滚看不上民谣,民谣嫌弃流行,流行又觉得说唱那算歌吗……

有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改编其他音乐人的作品,其中王菲、朴树、范晓萱的作品都是乐队们比较倾向于选择的,但刺猬、盘尼西林等几支乐队则直接或委婉地表达了并不想改编张杰作品的想法,大概在乐队人眼中,张杰的歌多数属于比较纯粹的流行歌曲,当时也引起部分张杰粉丝的不满。

刺猬乐队和偏民谣的“斯斯与帆”合作那一期,老狼担任嘉宾,他感慨这个合作“还挺摇滚的”,“民谣和摇滚是有所谓鄙视链的,我觉得音乐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是很高的境界”。之前,知名度还算高的“鹿先森”在节目中得到了不算高的打分和评价,最终他们将自己的早早止步归因于圈子里的“音乐鄙视链”,因为他们是偏民谣和流行的,张亚东也坦言:“在制作人的圈子里,有人可能觉得,民谣就是土。”现场写民谣出身的高晓松则感慨:“你写什么样的音乐,没有一定之规,更没有所谓的鄙视链。每种类型里都有特别好的,也都有‘臭大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