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式考研背后,百亿考研市场的割据战( 五 )

考研培训班的产品,从低价的500元课程到高价的数万甚至十余万,假设报班学员选择的产品价格为5000元至10000元,则考研市场的规模为50亿到100亿之间,这也是各大投资机构对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预期。虽然庞大的刚需催生了火爆的考研市场,但资本对考研市场却表现的有些冷淡。根据铅笔道数据,考研培训赛道玩家将近100位,而在2018年全年,只有4家企业融资,只有个位数新企业出现,丝毫没有溅起波澜。前有文都教育、万学海文、新东方在线、海天教育、恩波教育等巨头笃定如山。后有小玩家夹缝中求生存。

据统计,其中超过60%的玩家从未拿过融资。虽然,对于大部分备考生来说,考研报班是刚需,但市场似乎并没有被催热。就整个教育行业来说,K12、素质教育、STEM赛道都是2018年投融资的大热门,到考研培训这里却变成了“洼地”。据《2018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统计,仅2018年前三季度,教育行业共计发生了445起融资事件,融资额共计430.66亿人民币。但2018年考研培训只发生了4起融资事件,出现了2家新公司,经验超市和另外一家考研专业课VIP。

考研培训领域融资总额粗略估计在5亿左右,占到整个行业投融资的1.2%。那么是考研这门生意不吸金吗?来看两组数据。文都官方信息显示,文都教育在全国拥有30多家直营机构,600多家合作机构,3000多个教学网点。其2016年财报显示,2014年-2016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000.1万、1.17亿、3.91亿,净利润分别为302.8万、155.1万、1142.9万,而根据2017年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2017年文都教育营收达到5.9亿,净利润4821.9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