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码理论之父:思考那些可以改变世界的问题( 六 )

科研是一种“24小时的工作”

“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天思考着问题入睡,醒来之后第一件事情也是思考问题,有时候睡一觉之后某个问题就想清楚了。实际上,科研就是这样一种‘24小时的工作’。”业余时间中,阿里坎也会下下国际象棋,年轻的时候喜欢踢足球,把去世界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和进行演讲当作旅行。但自从研究极化码以来,他就很少进行这样的旅行了,因为要忙于科研。他很少度假,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时差会打乱他的思绪。他每天的作息时间都很固定,保持着健康的节奏。

“科研是一件关于好奇心的事情,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的事情,也不是为了金钱而做的事情,而是完全出于好奇心、好学心和求知心而做的事情。”阿里坎解释为什么会在比尔肯特大学工作的原因时说,这所大学是他的“避难所”。每天早晨,在办公室时,他能自主决定今天要做什么研究和思考,有充分的自由进行选择,而这种自由正是政府和大学赋予科研人员的权利。

阿里坎建议年轻学者要持续发表论文,数量不一定要大,但是要保证质量,同时思考一两个“大问题”,二十年、三十年日复一日地反复思考。比如英国数学家怀尔斯就曾秘而不宣地思考,并在1995年最终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实际上持续地思考大问题已经成为这类科学家的爱好。阿里坎说:“我做学问的初衷是突破固有知识的限制,加深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科学界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必须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最后一刻的豁然开朗正是科研带给人的最大乐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