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短缺?企业可自主定价,敢垄断就罚巨款直至入刑( 四 )

分析人士指出,让企业有自主合理定价权,在核算后覆盖成本进行定价,这无疑能缓解生产企业的压力,但原料药的垄断性的价格上涨,也让生产生产企业叫苦不迭。

打击原料药垄断,建立短缺药长效预警机制

短缺药成因复杂,多年难解。

2017年6月,国家卫计委联合发改委、工信部、食药监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平台和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健全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监测预警机制和国家、省两级应对机制。

截至目前,30个省份(除西藏外)均已建立会商联动机制、健全监测哨点网络布局,加强短缺信息分析处理和上报,列入国家监测哨点的医疗机构增至1200余家。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提出:建立跨部门的药品生产和使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药品供应保障及使用信息监测,及时掌握和发布药品供求情况,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