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未达退市标准 ST康美造假为何只查了三年?( 十 )

而据年报数据,2014年、2015年,ST康美营业收入分别达159.5亿元、181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26.7亿元、3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9亿元、27.6亿元,均接近或明显高于此后三年经调整的数据。

那么,ST康美2014年、2015年财务数据,与之后各年度对比所产生的“割裂”是正常的吗?如果是,必然是公司经营出现了猛烈下滑,但目前从公司公开途径查找不到任何信息。如果不正常,那具体细节和原因仍有待监管进一步核查、披露。

“如果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商量的空间就不大了。”董登新说,除了甄别有效资产,不应该是“垃圾公司”造假才启动强制退市,而应一视同仁,无论经营是否正常,只要有切实证据证明重大违法,“都应该强制退市”。

造假始于何时

作为A股市场曾经的“大白马”,ST康美走到今天,一路充满争议。而外界对于公司财务造假的质疑持续了十余年,直到如今东窗事发。对于这家公司来说,是否将财务数据向更久远的年度追溯,对其是否退市有着密切关系。

在2018年年报中的 “会计差错”更正, ST康美将财务造假的时间锁定在2016年至2017年,并对相应报告期的年报进行了追溯调整。而证监会目前认定的造假时间,则集中在2016年至2018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