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社会办医环境已足够宽松,品质将成民营医疗机构制胜关键( 二 )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论坛中,朱恒鹏做了“社会办医的机会和路径”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社会办医政策足够宽松。“目前来说,社会办医能放开的都在放开,应该放开的也在想如何放开,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如何展望未来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朱恒鹏列举了“严格限制公立医院数量与规模”、“社会力量弥补医疗服务短板,可以获得财政补贴及其他政策支持”、“鼓励举办连锁经营的第三方检查检验、诊断、影像等机构,并予以医保定点支持”等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
对于民营办医的外部环境将如何变化,以及民营医疗机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朱恒鹏认为,外部环境应该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趋势、长期看文化”。
目前,行业内许多从业者或者经营者过于注重趋势,“但趋势反而是不用太关注的。只有人口老龄化趋势、经济社会转型趋势、技术进步趋势这三点是可以预测的,并对医疗服务的产品和品质将产生重要影响”。朱恒鹏补充道。
他认为,医疗行业目前呈现三大特点,即慢病成为主要疾病、医院服务比重持续减少、医疗绩效测度日趋标准化。朱恒鹏认为,“由于医疗的独特性,服务品质将是民营医疗机构制胜的法宝,医生声誉机制是社会办医突破瓶颈的关键”。
推荐阅读
- 任正非:华为计划将美国研究中心迁至加拿大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应用白皮书》
- 滴滴与清华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推进智能出行技术落地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云计算白皮书发布:中国经济迎来智能化转型升级关键时期
- Nitto冠名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专题讲座第四讲成功举行
- 植物医生成立东京汉方护肤科学研究中心 推动品牌出海
- 颂钵音疗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 波音澳大利亚公司将与国防自主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人工智能系统
- 社科院研究院:中国集成电路的自主产业链正在形成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全球经济面临4大挑战 应对经济衰退政策空间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