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老三担心掉队,山东的”空笼“何时能“生蛋”( 二 )

以重工业为主的山东因此受益非常大,其水泥、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煤炭等产量在当时都位居全国前三位,为山东经济打了一针“兴奋剂”。

但好景不长,山东GDP排名第二的位次仅维持了1年。2009年,江苏以GDP总量34061.19亿元和增速12.4%超越了山东的33805.3亿元和11.9%,重回第二的位置,并将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虽然山东以“一般一般,全国第三”自居,但其与广东和江苏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

10年老三担心掉队,山东的”空笼“何时能“生蛋”

对于山东后来的“风光不再”,学界普遍认为原因包括:山东产业的重化工业比例较高,特大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石油、化工、建材、冶金等领域,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转型影响较大;在思想上,山东人过于保守,与南方人相比,山东人更喜欢从事传统产业,近年来崛起的互联网等科技类产业在山东的存在感很低,使其错过了这十年中最大的经济风口;此外还有创新能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