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财报公布,百度移动生态商业化前景日渐强劲( 四 )

在智能小程序之外,百度从单向内容连接到双向服务连接的策略变化也越发巩固。在后端触达端,“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的“搜索+信息流”布局完成了广告营销的闭环布局,广告主既能通过信息流广告帮助品牌构建、触达潜在消费者,也能借助搜索广告覆盖高需求顾客、直接完成线索收集乃至购买转化;而在前端供给侧,“百家号+小程序”的架构则让百度移动生态覆盖的场景既包括内容、也涵盖服务,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需求。

无论是“搜索+信息流”抑或是“百家号+小程序”,百度在历经移动化转型的阵痛之后已经摸清门路并且持续发力,清爽但明确的架构布局向外界展示了可预期的前景。

变化2:从流量粗放式开拓到用户精细化深耕

互联网亟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思维,促发行业思维方式转变的始作俑者中就包括百度。百度内部在较早的时间就确立了要从关注流量规模转向关注流量背后的每个独立个体,面对当前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然见顶的现实,百度展现出了足够的前瞻意识。

知名广告学者E·S·刘易斯提出了被业界广泛引用的“漏斗模型”,这一模型的价值在于提醒广告主,消费决策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带来一定的流量损耗。因此,从形成认知到最终购买,消费者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个上大下小的漏斗。但是在百度看来,找到目标客户并不意味着用户价值挖掘的终结,相反基于单个目标客户持续沟通和传播以开发用户生命周期总价值(LTV)成为关键,此时的漏斗被180度翻转了过来,变成一个上小下大的模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