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获奖( 二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黄岸、曾俊、吴波、王纳 实习生黄依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吴波 实习生黄依江

《港珠澳大桥》主创:

更关注大桥背后建设者

《港珠澳大桥》以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巨型沉管E30号的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回顾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动工以来,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影片总监制施燕峰表示,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通过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广东故事,是“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绝佳范例。

影片全长70分钟,历时8年不间断跟踪拍摄,是在电视纪录片《港珠澳大桥》的基础上,对原始4K拍摄素材深入加工、二度创作而成的一部全新的电影纪录片。

2018年,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在第16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率先展映,现场人气爆棚,一票难求。2018年11月在香港和澳门举行首映礼,进入当地院线、社区和学校进行播映反响热烈。今年五月,影片正式登陆院线。上映后获得观众广泛好评,网络口碑评分高达9.1分。执行总导演李凯告诉采访人员,刚开始拍摄时,团队更多把镜头聚焦在大桥本身的壮美,但越拍越觉得缺点什么东西:“拍得越深入就越觉得,在这一‘超级工程’的背后,真正打动人心的是一批大桥的建设者。我们更想传递的是一种奋斗者的精神,有的桥梁建设者为了一座桥投入了十几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几年?这就是一种匠人匠心的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