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乱象不断,平台如何阻止内容翻车( 三 )

8月6日,“红花会”成员、说唱歌手贝贝在直播中砍手指后,事件迅速发酵,也登上当日微博热搜。尽管涉事的一直播平台的主播注册环节涵盖实名认证和人脸认证,但南都采访人员发现仍有漏洞存在。南都采访人员实测发现,在一直播平台,同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只能注册一个直播账号。尽管注册中有人脸识别,如果直播时的用户并不是实名认证时上传信息的用户,平台也并不会出现提示信息或者停止直播。

一直播方面向南都采访人员表示,目前主播实名认证采取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一直播对主播有AI人脸检测,但因为直播的特殊性,其过程中经常出现场景和人物的变化,“要对整个直播过程都进行人脸识别检测,以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一定难度”。

监管措施

技术手段+行业联动防范违规直播

1

技术手段:AI识别、大数据……

由于直播的即时性特征,直播平台对直播间的监管一般都是“先播后审”,其中事中监督环节是重中之重。但据了解,违规的直播有多种类型,如涉黄、广告、侵权、赌博、暴力等,并且直播间规模庞大,人工以或标准化的审核模型难以精准识别,误判、漏判的概率较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