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亲自督战华为运营商BG组织变革:火线选人 战壕中提拔( 八 )

我曾讲过未来的大方向,弹头部分应该是“将军”带一批有经验的人上战场;区域部分应该是有实力、有经验、善于“啃骨头”的中青年骨干;战略资源部分应该是最高级精英带低阶少壮派,形成这三层“军团”。

第一,一线充满“将军”,代表处的大系统部应该是“少将”,带少量善于作战的精兵。为什么要用高职级的一线人员?一个人当几个人用。降下成本的薪酬包都归你们,鼓励积极使用本地员工,做成精干的指挥中心。需要炮火的时候,再从能力中心和资源中心调配。因此,他们是“少将”带一些“中校”、“少校”。

第二,区域能力中心和资源中心,除高级专家外(要循环淘汰),中青年骨干的职级大概是“中尉”、“上尉”到“少校”,是补充的作战力量。

第三,机关不断压缩,将来就是“上将”领袖带一批少壮派,少壮派是“准尉、少尉、中尉”,加一批有能力有经验的专业职员,这些职员可能工作到五十、六十岁……。少壮派给的是机会,少壮派都想将来当“元帅”,天天写“血书”要上战场,但不一定被批准,因为战场没有那么多机会。新兵在战略预备队的训练也在后方,战略预备队和华为大学以考促训,新兵训练要像残酷的西点军校训练一样,天天考试、天天学打“枪”,一定要会开“枪”才允许上前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