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吸引公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实现“全民共享”( 二 )

“中国人口众多,国家公园难免有人口分布,如西部有大面积的荒野,但社区贫困,东部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人口稠密,”唐芳林说,“应该通过自然保护地科学分类,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注重社区和民生建设,解决国家公园巡护问题和农牧民脱贫问题,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办公室副主任唐小平说,应引导当地居民、专家学者、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国家公园设立、建设、运行、管理、监督等各环节,依托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一批国家公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健全自然保护地社会捐赠制度。

专家:吸引公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实现“全民共享”

图为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现场的展览。 张添福 摄

青海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创办人阿旺久美说,通过自己长期实践,应考虑从企业的产品中寻找相应产品,应用到社区保护层面,如数据传输的终端产品,用于巡护的车辆、服饰等,还可以多方共同开展公益项目。

“曾经,藏羚羊的猎杀引起了我们很大的震动。2002年左右,我们就参与到了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工作当中。”参会的恒源祥集团总经理陈忠伟说,“我们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建立了一个保护野生动物的基地。之后,看到藏羚羊越来越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藏羚羊数量也持续攀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