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中国“民间大使”的接力棒(侨界关注)( 四 )

“其实不论是华侨华人,还是一些可能不会讲中文、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华二代,都愿意促进祖籍国与住在国间的友好交往、合作。”陈奕平强调,从民间外交的目标上看,华侨华人不但要帮助中国,还要帮助当地社会发展。

成立于2012年的博茨瓦纳华人慈善基金会,迄今为止已在博茨瓦纳全国成立了3个“华人慈善关爱中心”。通过开展公益和慈善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基金会与中心为在博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渠道,也为当地民众特别是儿童摆脱贫困提供了必要的援助。“民间外交加深了中博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并得到了当地社会的广泛赞誉。”南庚戌说。

要做好自己,才有公信力

“民间外交是一项长远的工作,需要很大的耐心和财力物力。”蔡文耀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间外交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华侨华人还可以做得更多,未来的舞台更加广阔。

南庚戌对海外华侨华人提出几点建议:熟悉当地政策,了解住在国法律法规,尊重本地风俗习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正确义利观,做民间友好使者;用好媒体,助力国家总体外交宣传,传播正能量;培养青年,善用中外友好的“接力棒”。

推荐阅读